电话:0577-67986510 投稿邮箱:zjbfxh@163.com
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  

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:首页 - 详细内容
电企盈利或仅是短暂春梦
来源:不详 日期:2009/11/11 8:38:50
电企盈利或仅是短暂春梦
文章来源 国际金融报    作者 宋亮 傅光云      发布时间 2009-11-10 09:12
 

    中国的电价调整步伐不容易快速推进。虽然最近电价改革的呼声很烈,但只不过是处于试点推动阶段,离实际全面推进,还相当漫长

    “山穷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。

  正当电力企业对煤电谈判失败、政府“不干预”而失望至极,感叹电价改革道路艰辛漫长并不时惆怅之际,新一轮的电价调整方案“恰到好处”地提上了日程。这为饱受全球金融危机伤害、不断为煤价上涨烦恼、几乎已心力憔悴的电力企业带来一丝春的暖意,也使众多电力投资者看到了“新希望”——日前,有消息称,传闻许久的电价上调大戏,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上演。据了解,销售电价上调和上网电价区域调整方案有望本月中下旬出台,根据方案,电网平均销售电价将上调2.3-2.5分,与此同时,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将进行调整,东部电厂将略有下调,西部电厂将有所上涨。

  电企困境有所改善

  “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,总体来说,这次调价的幅度比较小,提价力度较为温和。”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,由于煤炭价格不断上涨,电力企业的成本在增加,此次调价对改善电力企业的困难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。

  今年下半年以来,随着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好转,电企发电陆续回暖,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,电力发电开足马力,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高,对煤炭需求量也明显增加,然而好景不长,随着电力、钢铁等下游产业陆续回暖,对煤炭需求的进一步增加,推动煤炭价格大幅上涨,特别是冬季以来,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用煤使得电煤、动力煤需求量放量增加,价格持续上涨。在此背景下,电力生产成本陡然增加,企业再次面临亏损危险。

  与此同时,让电力企业难过的是,在今年最后一轮煤电谈判中,政府抛弃了电力企业这个养不大的“巨婴”,不再干涉煤炭价格。结果是,煤电谈判以大唐、华能被迫签约而结束,电力企业被迫接受煤企的加价。

  消费者多付1000亿

  如果电价上涨,我将多支付多少钱?

  单身汉张先生告诉记者,他每个月的用电量大约在200度左右,如果每度电涨2.5分,那么他的成本将为此增加约5元/左右,影响还不算大,但如果每度电涨一二毛,那么支付的电费将多几十元。

  “根据目前的用电量,如果电每度涨2.5分左右,那么全国的用电企业和居民将为此多支付1000亿元左右的成本。”林伯强表示,应该说,这次调价对居民和企业的生活生产成本有一定程度的增加,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也会产生一些影响,但总体来看,影响比较温和,不会对国内经济产生明显的通货膨胀作用。

  今年以来,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不断上书,希望政府调整电价,要求煤电联动。今年前9个月,国家电网利润亏损达160.5亿元,这加大了其提价的迫切感。实际上,此次电价调整方案是政府给电力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,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举,旨在减轻其亏损程度。今年在处理煤电关系上,政府似乎下定决心要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,一方面不再干预煤炭价格;另一方面,努力加快电价改革步伐,理顺上下游产业价格传导机制。

  煤企“磨刀霍霍”

  11月9日,沪深股市双双小幅上涨,不过,受涨价利好因素刺激,电力板块成为了明星板块,涨幅居前。虽然电价调整方案尚未最终出台,但似乎它已给投资者一颗定心丸,他们纷纷开始预期“电力企业盈利将有可观的前景”,然而,这很可能是个短暂的春梦。

  “这次电价调整应该说与电价改革没有必然关系。”林伯强表示,出于国民经济整体考虑,中国的电价调整步伐不容易快速推进。虽然最近电价改革的呼声很烈,但只不过是处于试点推动阶段,离实际全面推进,还相当漫长。

  和电企苦苦求涨价不得的情形很不同,煤企可能现在就已磨刀霍霍,要再砍电企一刀,因为其找到了进一步提升煤价的好理由。目前,随着各地煤炭整合大跃进式地推进,其联合垄断的格局正逐步形成,这势必造成煤企在未来煤炭价格的日益强势。由于电企对上游煤炭企业的依附性依然很强(电力发电70%是火力发电),显然,此次电价调整方案的实施只能形成煤电价格的又一次向上联动。短期来看,此次价格调整的受益者是电力企业,但从长期产业链发展来看,由于煤炭企业控制着整个产业链“运动”的动力,电价上涨将引起煤炭下一轮涨价,最终电企的利润将被煤企吃掉。

 
栏目导航
行业资讯
外贸预警
企业新闻
热点新闻
科技前沿
协会公告
库存平台
展会信息
资料下载
联系方法

微信公众号

电话:0577-67986510

E-mail:zjbfxh@163.com

地址:浙江省永嘉县瓯北五星工业区县质监大楼5楼

版权所有:浙江省泵阀行业协会     浙ICP备2021032360号-1      技术支持:中国泵阀网